输入用户名
请输入密码
首页 > 仙境宫观 > 历史沿革 > 正文

仙宫轶事
殿宇修葺与体系日臻完备的扩建

    据调查,朱教先任方丈期间还传过戒,对八仙庵其他方面也颇多建树。羽化后,道众把他的事迹刻之于石,以传颂于后代。此碑立于斗姥殿西侧,可惜后来被毁,现在只留下一个底座作为遗迹。
    至此,八仙庵作为具有一个中轴正院、两个跨院和一个花园的建筑群体系,已基本完备。大概从嘉庆后期到道光、咸丰年间,八仙庵不仅殿宇宏伟严整,而且庵内“竹木蒔花”,松柏挺拔森然,“苍苍四垂”,“如憧如盖如幄,加上“池亭竹木最胜”的西花园,使斯庵变得更加幽雅玄静,郁郁葱葱。游人至此,“每相与(qi )息于斯宴”倦怀古迹,流连往返。
    然而,正值八仙庵“壮盛浑熟”之时,同治初年,又一次遭到“兵燹”之灾。据斯南残碑所记:同治元年值回纥。”舍,躏踩十二、三,斯庵幸存兵燹之余……”当年园内“如幢如盖如幄”的数百株松柏,“今且一望如砥矣”。这几处文字虽词意残缺不全。但斯庵在同治年间遭受兵燹之灾的严重惨状已约略可见。《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述这次“兵燹”过程是;“同治元年……六月”,回民起义军“攻东关,八月陷,提督马德昭参将王致祥先后击走之。”二年四月,回民起义军“大股攻东关,五月又分东、南、西北及正北等路”进攻,“马德昭迎战,城上发炮助之”,起义军败走。③[《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地理考》卷4。]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回民起义军在同治元年、二年几次攻城,其主要战场都在东关。受这次战乱兵燹之害者,八仙庵首当其冲。残碑所说的殿宇屋舍“躏砾十二、园内数百株松柏荡然无存,“一望如砥”,应是对同治燹破坏惨状的真实写照。据一些老道长回忆,同治兵燹后,一些殿宇被毁坏,园内合抱大的松柏被砍被焚殆尽,只在后园墙角下残留一株。
    同治兵燹之后,又有几位著名道士对八仙庵相继进行了修葺。住持道士刘小蟾,于同治十年,对斯庵加以整修使兵燹创伤得到初步整治。又过了三年,即到光绪元年,由住持道土刘永镇进一步加以增修、整饰。这次修葺竣工后,开坛传戒,并刻石记事。使八仙庵昔日的盛貌又基本上得到恢复。

2共  上一页 1 2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