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庵留下来的著作中,对道教的宗教理论(包括教义及科议等方面),作了一定的阐释、发挥、总结以至有些发展的,有董清奇的《除欲究本》、商明修的《六骰堂》、王理仙的《论“道”》以及闵智亭的《道教仪范》等。
董清奇,道号乞化道人或赤脚道人,世人称赤脚董仙人,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于清嘉庆十八年至二十年(1804至1806)前后,担任八仙庵方丈。《除欲究本》刊印于嘉庆十八年。为木刻版,分为6卷,共786页,约16万字。从文体形式看。一、六两卷全是诗文,每卷都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次序排列,即前面若干页全是四言诗,接着有若干页全是五言诗,又接着若干页为六言诗、七言诗。第六卷最后几页还有一些杂言诗。二至五卷全是叙事散文、宗教故事及见闻杂记。这些文章有长有短,而且还插有一些诗歌。其构架大体是:每一文章的标题之下用一首诗来开头,最后用一首诗作结,有的中间还插一、二首诗歌。从内容看,6卷全文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就是通过涤除各种私欲邪妄、修心炼性,以求复归人的本真纯善之性,达到得道的目的。从这个中心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本阐述道教的宗教道德观的专著。虽然这本书目前还未为研究道教宗教道德 观的人们所注意,但仔细考究一下全书的内容,便可以惊异地看到,这本书在继承道教以往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佛家和儒家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宋明理学中的伦理思想,提出自己一整套关于道教徒道德修养的思想体系。因此,它在 道教伦理观的发展史上是有重要地位的。
首先他提出了道教论理观上的性二元论说。董清奇一方面吸收了《道德经》中关于“常无欲”的至清至静的先天体性与“常有欲”有情的后天体性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吸取了 宋明理学关于“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性二元论思想,并把二者揉合起来,提出人有两种人性——真常本然之性与性动欲生之性的观点。所谓真常本然之性,亦简称真性或先天纯善之性。由于真性体现了道的本性,因而清静无为,不生不死永恒常存。他说:“人老性不老,人死性不死,真性常往来,就是人不知”。“人老是身死是身,真性何曾有老嫩,凝住元阳永不散,尘事未了还转人”。他认为这种真性又是封建纲常在人心中的体现,真性与天理是互通的,“人无天理难见性”。“古来英雄好内修,忠孝节义常不昧,四般得一能凝神,神聚自然登神位”。因此,这种真常本然之性,又是体现着天理的纯善之性。所谓性动欲生之性,即后天“欲理相杂于方寸”之性。真性本来是“虚极”、“笃静”她但是性心一动,就会有欲望出现,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出现。他认为五官之动,皆主于心性之动。“六门能走神,主意全在心。心里想要听,耳里能走神;心里想要看,眼里能走神;心里想要言,口里能走神;心里想闻香,鼻孔能走神;心里想尝味,舌尖能走神;诸事全不想, 自然闭六门,六门照常关,才是真养神”。“心动神移,乃是入苦之根蒂”。“妄念一动,下生百端”。这时就会产生各种私欲妄念。正由于后天的性动欲生之性,是“欲理相杂于方寸”之性, 因而它既包含着善性,又包含着恶性;既有人性,又有兽性、畜性;既有正心性欲念的变化。不断地“自己搜求自己过,搜出己过揭己短,时时刻刻恨自己,恨己不该处事偏”。因此,他不仅提出如前面已说到的除十欲的体系,而且对除每个方面的欲,从不同层次上讲的比较详细,甚至一时暂起心念之欲,也被敏锐地抓住加以针贬。第三,他虽然在许多地方把“欲”等同于“非”,“欲即是非非即欲,将欲除完道自成”,从而笼统地提出要除一切欲。但是,在有些地方他又正确地将欲区分为两种——公欲与私欲、正欲与邪欲,提出要竭力实现公欲,坚决制止邪执。“欲动念起分邪正,全凭此处拿主张。是正当为是邪止,保管永不丧天良。利己处事总不公,处公先将利己亡。就在是处固人身,异说别的全是狂”。又说:“是邪当止心莫思,是正除死方才休。假若是邪不能止,是正当行不能行。如此之人不可交,赶早断绝莫恋情”。他对欲望作出两种性质不同的区分采取两种不同的行为,这在以前的道教伦理思想中是不多见的。
再次提出了—套换性除欲的修养方法。涤除种种私欲的过程,从来质上来说,就是—个换心换性的过程。“谈起修行玄妙法,公讲换性是根芽”。“公要换性有何难,先将世情齐放下,一盏孤灯照内观,克去畜性还天理,日久化成蓬莱苑”。除欲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对除欲要有一个认真、自觉的态度,一丝半点私欲都不放过;第二,要以天理作为言行的准则和尺度,经常主动地用它来衡量、检查自己,不断搜求自身的过错、短处,制服自性合于天理;第三,除欲要除到根本上——改性换心,方能挖苗断棍;第四,修道者不仅要除欲,还要苦己利人、积功累行,刻苦磨炼自己的道性道功。只有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坚持不懈地去做,才能除去种种私欲,克去心中包含的畜性,达到“天理复还返淳朴,得见从前旧主人”①[“旧主人”即指先天本真之性。]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