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日中以上元、中元为大节。上元节的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主要在夜间举行,又称元夕、元宵。道教以上元为赐福天官诞辰,在民间以放灯、闹元宵的民俗来庆贺,形成以娱乐、祈祥为主的岁时节日。届时道观中例行设斋庆贺上元天官诞辰,民众多前往庙观烧香祈福。夜间依例上灯,并举行民间各种文艺、杂技演出。元宵节各地且盛行吃汤团,称为吃元宵。
元宵习俗的起源据说最早与方仙道的活动有关:唐初欧阳询等所编的《艺文类聚》卷四称:「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太一原是楚地神灵,祠太一,是汉武帝为了求神仙而让方士搬到宫中的。太一神後来也被道教所吸收。因此元宵张灯的习俗,是与道教前身方仙道及道教的活动直接相关的。特别是正月十五定为天官赐福天尊的生日,张灯与庆祝天官生日联系在一起,在「天官赐福」的口彩下,元宵更增添了欢乐气氛。
顺便说一下,佛教传入中国之後,也曾企图对元宵节施展自己的影响。唐玄宗时编的《初学记》引《涅槃经》云:「如来荼维(按:即火化)乞,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汉明帝遣使求法,回来告知此事,明帝遂下令十五夜放灯金吾不禁。其实这一说法是很靠不住的。「天人散花奏乐」云云本来是後代僧人对佛祖逝世的美化之辞,并非历史事实。至於汉明帝遣使求法,其事真假难定,传说中求来的《四十二章经》,实际只是一种经抄,决非印度原本。当时佛教初入中国,只是被当成一种方术,没有多高的地位,不可能有那麽大的能耐可以打动人主下令改变风俗,──须知,中国古代认为风俗关乎教化,也关系到国家兴亡,是不能乱来的。再说,如来逝世的日期是在腊月,与正月也扯不上什麽关联。当然,佛教企图进入元宵节的努力,对於元宵的热闹也还是增加了一些助力,使这一节日成为信道、信佛的人士都有兴趣的节日。
正月十五张灯的习俗,相沿已久。到了北魏,道教的上元节已经定型,上元张灯也由之固定下来。隋唐时代,元宵节张灯,达到十分兴盛隆重,而且灯的质量不断提高,娱乐活动日益丰富多采,并且一直沿袭至於近代。
元宵张灯,直至宋代仍在内容上体现著道教的本色与佛教的参与。这表现在灯采中多演示神仙故事,也间有佛菩萨出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北宋故事风俗)、宋 吴自牧《梦梁录》卷一(记南宋都城故事风俗)都提及当时首都的灯采:「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之辰。昨汴京(北宋京城开封)大内前缚山棚,对宣德楼,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手内五道出水,其水用辘轳绞上灯棚高尖处,以木柜盛贮,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这种灯采显然具有佛道两教的痕迹。
元宵张灯不仅是一般地观灯,同时也是民间娱乐的大集萃。还在宋代,杭州城在「家家灯火,处处管弦」的夜景中,各式表演一应俱全。「姑以舞队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鲍老、胡女、刘袞、乔三教、乔迎酒、乔亲事、焦锤架儿、仕女、杵歌、诸国朝、竹马儿、村田乐、神鬼、十斋郎,各社不下数十。更有乔宅眷、旱龙船、踢灯、鲍老、驼象社。官巷口、苏家巷二十四家傀儡,衣装鲜丽,细旦戴花朵口肩、珠翠冠儿,腰肢纤袅,宛若妇人。府第中有家乐儿童,亦各动笙簧琴瑟,清音嘹亮,最可人听、栏街耍戏,竟夕不眠。」这些娱乐形式,有的已经不易弄清其详。大要说来,是以歌舞、杂技和戏剧为基本内容。其中所谓「乔」,是指装扮。家乐童儿,是富家养在家中的歌舞乐队或者演员。到了明清时代,又盛行焰火。清代,顾裕《清嘉录》卷一说,元宵节时,苏州「各乡社庙,或放焰火,有集数十架後庭,次第传爇(ruò,又re,点燃),媚神以为乐者。」从这些记载看,元宵本意在纪念宫中祀太一故事,後世的主要内容是庆祝天官诞辰,但实际的用意却是以「媚神」的名义来娱人。这种传统一直保留至於今,每届元宵,便成了灯的盛会,民间娱乐活动的展览,全民欢度的良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