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用户名
请输入密码
太极和太极图

    太极的概念,比较早使用的,有《庄子》和《易传》,一般在宇宙论、方法论上用的太极概念,主要继承自《易传》。《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易》成卦的过程,先是有个太极,尚未开始分开蓍草(易占用蓍草做工具),分蓍占後,便形成阴阳二爻,称做两仪。二爻相加,有四种可能的形象,称为四象。由它们各加一爻,便成八卦。这里讲是八卦画出的过程。不过在中国的典籍中,《易》素来是作为穷尽天地之奥秘的哲理书的,对成卦过程的分析,根本说来,也是对天地开辟的概述。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即是天地。前面提到的对太极的各种说法,便都是基於这一点。太极的概念经常与《易》学一起出现。道教的《易》学有自己的独特体系,太极的概念始终是道教《易》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其宇宙论、宗教修养理论和法术理论的重要的基本概念。


    道教长期来在自己的修行实践中,和理论探索中,使用太极的概念,并且大大地丰富了太极的内涵,形成了以太极为核心的系统学说,最重要的,便是《太极图》。


    《太极图》最初由陈抟传出,原叫《无极图》∶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高道。他是位传奇性的人物,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後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太极图》的主要含义∶《太极图》最初叫做《无极图》,叫做《太极图》时,和原图的图形一样,但读法不同。两者的图形如下∶

    如上面左面一图,是涵括内丹修炼之理的无极图。读它的顺序是从下而上。最下一圈称为玄牝之门,是内丹修炼的起点,指人身的下丹田命门两肾空隙之处。这是人身祖气所在之地,一切内丹根基,都从这里开始。内丹术语,又称为得窍。第二圈称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指提起第一圈的祖气,进行化炼,将後天之精化为先天之气,再将先天之气化为先天之神。这一层功夫,叫做炼己,主要在炼去後天的阴质,透出先天之神。第三层,系五行之气混合之象,指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藏之气攒簇为一,称为五气朝元,五气调和,故又称为和合。更上一层,系由坎离二卦变形而成,叫做取坎填离。到这一境界,已经获得体内的精华,炼丹之药成熟,叫做得药。坎卦中爻为阳,为实。离卦中爻为阴爻,为虚。它们代表内丹中的肾水与心火,水火相交,在卦象言,就是将坎卦中的阳爻抽出填入坎中,这样三画皆成阳爻,成乾卦,意味人变成纯阳之体。最上一层圆圈,称炼神还虚,复归无极,指在得药的基础上,进一步回返到无极,那便是虚空大道了。整个炼内丹的过程便告完成,脱出炼成的圣胎,成为仙人,所以叫做脱胎求仙。


    至於太极图,是从上往下读的。为什麽同一图可以从两个相反的方向来读它呢?原来道教认为,从大道化万物的顺序看,是从太极分阴阳开始的,炼内丹则是逆著来路返回到大道,与道同体,自然长生不死成神仙。所以顺化逆化方向相反,但所沿著的路径则是同一条。


    周敦颐写下《太极图说》,解释太极的奥秘,文章很短,但提纲挈领,十分精到。他的解释,第一句是「自无极而太极」,意思是从无极生出太极,但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整理注解《太极图说》时,删去了「自」字,改成「无极而太极」认为无极只是形容太极,说明它之上没有更高的本原。这并不符合陈抟所传《太极图》的原意,而且抹去了它出自道教的事实。同时,朱熹对图也有个别改动。我们且将周敦颐的原文引在下面,在括弧里附上我们的解释。

 

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从无极化生太极。太极运动产生阳性,动到极点,转化为静止;静止产生阴性,静到极点又重新运动。一动一静,互相做对方的根据。分出了阴阳,天地两仪也就确立了。阳与阴变化相交合,於是产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之气依著顺序流行布化,四时便运行了。五行统一於阴阳;阴阳统一於太极;太极是根据於无极的。五行产生後,各有自己的性质。无极的真性,阴阳五行的精华,玄妙地结合凝聚,由乾健之性生成阳男,由坤柔之性生成阴女。阳男和阴女二气交接感应,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於是变化无穷了。)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只有人类,得到无极真性、阴阳五行的精粹,因此最是灵慧。形体一旦生成,他的神明产生了知识,生活中的万事也就生出了。圣人定下中正仁义的原则而以静为主张,这就确立了做人的根本准则。所以圣人的德性与天地相符,其明智与日月相合,行事的秩序与四时的推移相合,趋吉避凶,与鬼神的不测功能相合。君子照它来修身,所以总是吉利,小人违背它行事,所以不免於凶险。因此说∶确立天行的准则,叫做阴与阳;确立地处的准则,叫做柔弱与刚强;确立人事的准则叫做仁与义。又说∶推知其本始返回到最终的道理,所以能够明白死与生的学说。伟大啊,易,这就是最高明的真理了!)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以简洁的语言解释了太极图,基本上是符合道教的思想的。後半段比较多地讲了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但一般来说,道教并不反对这些思想。前半段,则相当显明地表达了道教的哲理。所以,道教界人士,从宋以後也都认同其观点。比如南宋时的萧应叟就将之采入自己的重要著作《元始无量上品妙经内义》,以後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也都采纳其图与说。


    太极图有另一种更加简捷的画法∶就是用一个以曲线分隔的圆圈表示,有如下图∶

 

    在这一图中,一条曲线将它分为两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像阳,黑者像阴,白中又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分开的两半,酷似两条鱼,所以俗称阴阳鱼。这一图,与前面讲到的周敦颐太极图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是前者的更加简明的表述。它深刻而形象地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阴阳二气、二性这样两种对立的势力相互联结的统一体。这一图,过其圆心作任何一条直线将之分成两半,任何一半中都包含阴阳两个因素,绝不存在孤立的没有内在矛盾的成份。有时人们又在其外面围以先天六十四卦,表示太极是一切运动的发动者。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