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平理想一致,道教在社会措施和施政行政时,主张清静无为。
清静为天下正:清静的思想最初得到强调是在老子的学说中。老子认为,静能够胜过躁动。因为道的本性是居於静的一面的。万物的运动纷纭复杂,但最後都要回到它们的老根,回到老根,便叫做静。静,便叫做复归到它的本命,复归到本命,便处於恒常的状态。了解了恒常的状态便是高明,如果不了解恒常,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因此他要求深深地守住虚静,去观察万物运动的循环。(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复。)由此可知,清静是道的本性,作为体察大道运行的方法,人也就必须做到虚静,内心清静,自然合於大道,掌握了道等於取得了理身治国的根本,便可以做天下的楷模,所以说:「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与道一致,因此道教提倡「真思志道,学知清静。」人要效法天地自然的道理,不可以处於燥动,而要经常追求清静。(《老子想尔注》;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
无欲才能清静:怎麽样才能清呢?老子认为主要在於做到清心寡欲。正一盟威道的领袖根据老子的思想,提出:道是永远没有欲念的,喜欢清静,所以能使天地常处於正常的情形。清静与无欲相联系,所以《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著重讨论的,正是从无欲著手,寻思清静身心的途径。指出:人的元神本来好清静,但心却会干扰它;人心本来也是好静的,而欲念却牵引它。经常能够排遣欲念,那麽心自然宁静,心澄清了,元神自然清朗。(夫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牵缠人心的欲念,范围很广,一般泛称为六欲,指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引起的欲望,以及由意识引起的欲望。人们受到外界的诱导,往往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道教将之概括为「三毒」,一说系阴神之毒,能害人之性;阴精之毒,能害人之命;阴气之毒,能伐人脏腑。一说是指三尸之毒,三尸是居住在人身中的三种恶神,上尸使人好华饰,中尸使人好贪,嗜滋味,下尸使人好淫欲和嫉妒。这三者,基本上是人心中的不良心理状态,不清除势必干扰心性的正常素质和正常活动,所以必须排除。《清静经》讲的清静,主要是对修道者说的,要求很高,但一般来说,这种清静的主张是社会、政府的领导所必须具备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统治者嗜欲太盛,因而不断扰乱民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闹得天下不得安宁的教训。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以後,因为「亡秦者胡」的谶言,征调了大量民夫、兵士去筑长城,备守边关,又调集几十万人为自己造陵墓。这还不算,他又为自己寻找长生不老药,劳民伤财地巡视全国主要是传说出长生之药的沿海地区。终於搞得民众不堪负担,他一死就爆发了农民的大起义。这一历史教训给汉朝很大的启示,所以汉代前期曾一度推行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并取得了成功。
无为的精义:与清静相联系,道教提倡无为。道教说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指施政行事要顺乎自然,不要胡乱妄为,凭主观意愿行事。老子常说无为的妙用,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他说的无为,主要指对民众的生活、生产活动,以及万物的生长化育,不要多加干涉。民众原有其纯朴之性,各种社会活动本有自身的规律,少加或不加干涉,使之循著自然的法则去运行化育,那麽社会和自然界便井然有序,没有冲突。所以老子说∶我做到无为,民众自然得到教化,我好清静,民众自然会归於正确的方向;我不加干涉,民众自然能富裕;我没有嗜欲,那麽民众自然纯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清简政务:清静无为的具体表现,最重要的是清简政务,尽可能减少政治措施对社会、对民众的扰动。老子有一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那样小心翼翼,不要经常翻动它──若是经常翻动,小鱼儿岂不碎烂?历代的道家、道教都遵循清静无为的原则,一旦有推行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总是在施政行事中加以体现。汉朝初年,受暴秦烦苛的政治的折腾,加上多年战争,社会凋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宰相曹参先是向著名的道家学者盖公学习,当政之後,大力推行清静无为的政策,行政务为清简。以後在汉文帝时进一步完善这一政策,采取轻赋薄徭、与民休息的方针,结果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力也有很大充实,几十年实行下来,国库里的钱不断积累,甚至连穿钱的绳子都烂了。东汉末年,正一盟威道一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也清简刑政和赋税。对犯法的,原谅他三次,再加惩罚。行刑的办法也很轻简,一般是依照其罪大小,让他修路,以及向神坦白罪过,祈求原谅。经济上,则入道者或请法师治病,只交纳五斗米。这些清简的政治措施,受到民众的欢迎,在全国处於战乱的环境中,也给了民众休养生息的机会。总之,清静无为的思想是道教政治思想的重要主张,是行政施政的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