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用户名
请输入密码
马来西亚的道教

    马来西亚的道教传入:马来西亚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包括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和马来半岛的南部。1957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963年组成马来西亚。根据989年的统计,马来西亚有人口1737万,其中华人人口约占25%以上,集中居住在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的西海岸。在有的城市,如槟城,华人占56.1%。马来西亚是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由於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的沙裴仪教法学派以及马来西亚的国情,因此,马来西亚仍保持著多种宗教同时存在的格局。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华人的佛道教信仰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来往,从考古和史籍可知,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自明代以後,交往更趋频密。15世纪初年,明成祖就曾经派遣宦官尹庆出使马六甲(即满喇加),两年以後,马六加之「酋」又遣使者回访中国。郑和七次下西洋,就多次途经马六甲,并在马六甲建立了补给仓库。至今,马六甲仍留有郑和的遗迹。明末和清代又有一批批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华人到马来半岛上从事农垦和商贸活动谋生。据17世纪的统计,马六甲有人口4884人,其中华人有426人,约占1/10。到19世纪初年,华人还只有千余人。可是自19世纪中叶起,随著橡胶种植业、锡矿业的发展以及港湾和道路建设的需要,大批华人来到马来半岛。华人人数急剧增加。1852年,马六甲的华人迅速增至10608人,1901年又增至19464人。1937年时,整个马来亚的华人人数已达2114295人,占当时总人口的41%。华人到马来半岛谋生也把中国的宗教信仰带到了马来亚。大约在17世纪中叶,在马六甲出现了华人佛教寺庙「青云亭」。19世纪初期起,道教宫观也陆续出现。


    马来西亚道教的现状:华人赴马来亚时通常都带有一只小包裹。其中有的放护身符,祈求道符能保佑航海平安、谋生顺利。有的则带有自故乡庙观中请来的小型神像,以便在遇到风浪和疾病灾难时随时祭拜。这些神像中比较普遍的有妈祖、关帝、吕祖和大伯公等。如果顺利抵达马来半岛以後,华人就把神像供奉在海岸边的木屋里,或者自己家的土屋里,让其他华人共同祭祀。直到现在,在西马来西亚的东海岸和东马来西亚的一些华人较少的简陋的村落里,村民在红纸上写上神灵、祖先的名字,例如:司命灶君、大伯公、关公、木头公、石头公以及石敢当等,将其贴在墙壁上或者柱子上,前面放一个罐当作香炉,就可以进行祭拜仪式。随著华人人数增加,华人财力和物力的雄厚壮大,华人就仿照中国故乡的庙观的式样,逐步建立了各种庙观,奉祀与故乡庙观里同样的菩萨神灵,并且保持著与生活在故土时同样的信仰习惯。由于马来西亚的道教宫观,起初只是同乡同业人士为了寄托共同的信仰而建立的,而且并没有专职的道士参与其事,因此其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供奉的神只业比较广泛。这些道观,大多是山门後边有个天井,天井之後就是主殿。主殿为三开间,小的宫观只有一开间。主殿中央供奉本观的主神,左右供奉辅神。马来西亚的华人大多来自福建和广东,因此,道教宫观供奉的神只都是福建和广东民众崇奉的神只,例如:大伯公、灵安尊王、保生大帝、九皇大帝、天后、关帝、城隍和土地等。另外,还有和马来亚华人先辈有关的人物,例如:「四师」,即早期到马来半岛从事开发的四位华人前辈叶德来、叶致英、叶观盛和陈秀莲等。「拿督公」,马来西亚的职官名称。马来西亚的道观起初也和同乡组织或行业组织联系在一起。据《槟城琼州会馆馆史》,「槟城琼州会馆之正名,实始于1925年,原初之命名为『天后宫』,创设于今义兴街海记栈之对面,宫内陈设,因陋就简,神龛中仅立一方书写『天后圣母神位』之木牌,作为祭祀之象徵。天后本称天妃,乃海神,为濒海居民所崇拜之神只,宋元明累著灵迹,清康熙时乃加封为天后。本屿天后宫始创于何年,因乏史籍以为考据之典要,殊难予以确定,然纵观馆中现存之石刻牌匾,当以一额『莫不尊亲』木刻为最古。盖同治九年(1870年)之遗物也,距今已97年矣。迨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时,天后宫之负责人周衡山等先哲,将义兴街旧址出售後,建新观于色仔乳巷」。现在槟城琼州会馆并设的天后宫就供奉天后圣母、水尾圣娘、财神以及一百零八兄弟公等神位和神像。创建于1902年的沙巴州山打根的琼州会馆也设天后宫,内供奉天后圣母、水尾圣娘、关帝和财神、福德正神、一百零八兄弟公等神位和神像。建于1869年的马六甲的琼州会馆除供奉天后圣母外,还供奉福德正神、财神和华光大帝(火神)。


    水上华人聚居区的道教庙观:根据日本学者在八十年代的调查,槟榔屿旧港边有海上的华人集镇。这些集镇的华人都居住在浅海上,屋有木桩,植于海水中,上铺木板,以栈桥与陆地相连。栈桥有六座,分别通向各姓的居住区。例如:姓林桥连接林姓约30户,姓周桥连接周姓约52户,姓陈桥连接陈姓约50户。此外,还有姓李桥、姓杨桥以及杂姓桥等。每座栈桥和陆地的结合处都在树旁设有一座小祠,小祠内供奉的神灵有「五方五土神」、「唐蕃地主神」、「拿噜公」(即拿督公),拿督是马来西亚的地方职官名称,拿噜公成了华人心目中的马来西亚地方保护神,类似城隍神和土地神。另外,在栈桥的入口端还建有各姓的庙观。姓林桥有「日月坛」,奉祀金天大帝;姓周桥有「青岩宫」,奉祀保生大帝;姓陈桥有「昭应殿」,奉祀开漳圣王;姓李桥有「朝元宫」,奉祀保生大帝;杂姓桥有「新庙」,奉祀五谷仙祖;姓杨桥有「会堂宫」,奉祀五显大帝。各庙除主神以外,还各有若干神灵陪祀,如:清水祖师、善财童子、福德正神等。神像前均有香炉,炉内焚烧线香。据称,这些神像和香炉都来自中国大陆的家乡,甚至香炉里的香灰也是从故乡的庙观中分来的。各庙由同姓同族人推举人管理,称炉主或头家。每逢神诞之日,就举行祭祀仪式,或请乩童行法,或求神示,或请灵符。这些庙观并没有专职的道士行仪,当是华人信徒根据故乡的信仰习惯自己建造的庙观,集中体现了华人的民间信仰习俗。


    马来西亚道教的组织: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马来西亚的道观已有相当的数量。据1983年的统计,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团共有3582个,其中宗教团体和庙观有405个。这个数字远远不能反映实际状况。根据马来西亚学术界人士估计,每1万华人的聚居区就至少有1所庙观。但是据了解,槟州38万华人大约有2000所道观,远远超过学术界人士的估计。有材料称,马来西亚的道教宫观,包括已经登记和未登记的,大约有15000余座,分布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马来西亚的道士,都是在二十世纪初或三四十年代,才到达马来半岛的。当时,华人在种植业、矿产业和杂货经营中已经站住脚跟,并且已经有能力想按照故乡的信仰习惯,需要专职的道士参与各种信仰活动。因此,马来西亚的道士大多自己并没有庙观,只是为信徒举行斋醮活动,形同谋生的职业。所以,马来西亚道教活动也带有较浓厚的商品化特徵,道士们对于道教教义和道教历史大多并不了解,而华人信徒进庙观也大多只是拜拜,祈求各种现世利益。因此,道观和道士良莠不齐,某些住家神坛还打著道教的招牌,骗财骗色。针对这种现实情况,马来西亚道教界的有识之士正在加强组织化的过程,提高道教徒的信仰层次。1995年,马来西亚政府曾批准成立马来西亚道教教义公会。该公会的主席是茅山教教主总坛李天师。据马来西亚学者研究马来西亚的茅山教和中国道教的茅山派(即上清派)不是一回事。茅山教只是清代末年广东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宗教。根据马来西亚道教教义公会章程以及马来西亚媒体的材料,主席李天师被称为道教元老,第64代香火李天师。但是,第64代之说来自何处,「道教元老」之说有何依据等等,均未见解释。现在的马来西亚道教教义公会又设立了50岁以上的道教长老以及50岁以下的道教领袖制度。长老有12名,包括李天师,领袖33名。从媒体上的照片,人们可以看到,所有长老和领袖,无一穿著道装,不管是全真或者正一的装束。从公会的章程可知,公会将致力于在马来西亚研究和发扬道教,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不过从公会公布的匡正道德指南可知公会所发扬的道教的内容,其中有法神、术神、道神;邪童、神童、法童、阴童;阴坛、鬼坛、术坛、法坛、神坛等,带有明显的民间宗教色彩。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马来西亚道教教义公会并未获得该国道教界的普遍响应。


    在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马华公会的支持下,马来西亚道教界组成了马来西亚道教组织联合总会。马来西亚道教组织联合总会于1997年8月26日获得马来西亚政府内政部的批准成立。第1届总会长为苏木发,副会长为陈文成等,秘书长何远平。根据该会的章程,马来西亚道教联合总会的宗旨是:(1),将道教思想哲学文化价值观,发扬广大;(2),维护道教在本国的合法地位;(3),联络促进引导信徒迈向道教正统信仰;(4),遵守回教为国教,但实践其它宗教以维持社会安宁、和谐和团结;(5),协助国家倡议互助互惠精神及为爱心社会福利作出贡献。这五项宗旨是马来西亚道教联合总会按照该国实际情况以及对道教文化的正确认识确定的,已经得到该国各州道教界人士的赞同和响应。马来西亚内政部副部长黄家定在接见马来西亚道教联合总会人员时希望,将道教内涵及价值精神,通过正统正宗发扬将使华社获益,也会得到政府的鼓励及支持。从成立起,马来西亚道教组织联合总会就在社会上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在吉隆坡、槟城和马六甲等地举办「道教研讨会」传播道教正信,发扬道教文化。同时,在社会上代表道教,维护道教合法权益,在《星洲日报》和有关机构举办的讲座会上,针对部分不了解情况的人把神棍诈财骗色事件归罪于道教的错误言论,秘书长何远平作了正确的说明,获得了与会听众的踊跃的响应。《星洲日报》报道此次讲座会时的通栏标题,就是引用了何秘书长的发言:「正统宗教不危言耸听,分辨正邪靠自己」。


2共  1 2 下一页

[评论][ ][关闭窗口]